作者chiyo0524 (柚)
看板car
標題Re: [討論] OUTLANDER為什麼這麼沒人氣
時間Wed Jul 24 14:15:37 2013
台灣人民是健忘的 以同樣的標準來看,那最不能買的應該是toyota才對 看看toyota暴衝的新聞
http://goo.gl/0rnNw 新聞重點 豐田2009年開始接到大批投訴,指稱豐田車莫名其妙的自動加速,造成車禍、受傷甚至死 亡。豐田已為此召回超過1400萬輛車修理,並面對數以百計的告訴。 豐田否認其產品有暴衝問題,並怪罪駕駛人失誤,以及車墊不當卡住油門。 再看看蘋果的新聞
http://goo.gl/l453I9 新聞重點 豐田在和解案中表示,將自今年稅前盈餘中一次減記11億美元作為賠償金,原告律師貝爾 曼估計總賠償金在12億至14億美元間(約348億至406億元台幣)。 豐田台灣代理商和泰汽車表示,台灣地區並無類似召修案件和案例,該公司對此案過程不 知情,尊重美國法院結果和原廠的決定。 台灣的車商才是最厲害的 攸關生命的暴衝問題,根據新聞報導,和泰汽車表示,台灣地區並無類似召修案件和案例 ,該公司對此案過程不知情 真的不知情嗎??我個人是不相信啦 畢竟車主都不遮車牌分享了
http://goo.gl/K6b6E7 toyota的暴衝事件也才這兩三年的事 台灣都不受影響了,銷售量和股價都一再狀新高,更何況10幾年前的事情 再看看其他品牌近年的事件 Ford有比較好嗎?? 請看新聞
http://goo.gl/sj28us 根據新聞的報導ford暴衝的回報數量甚至多過toyota,不過因為你有看到台灣ford有做任 何動作嗎? 沒有也不意外,看看這個連結
http://goo.gl/X8o2To mondeo的變速箱事件應該是非常有名的,但也不見原廠做任何動作 另外在ford最大俱樂部FSC和01也看到目前用在ford最新產品的powershift變速箱也有類 似的抱怨
http://goo.gl/9eRQxS http://goo.gl/sI7dor 看看中國針對focus熄火事件做出的處置
http://goo.gl/zoX1Zr 對照組台灣 看看FSC大家的經驗
http://goo.gl/5cSn55 好像也沒聽說台灣ford有任何動作 ford車主說法:狀況百出 車主控:福特只會修理車主
http://goo.gl/Hk8yD Hyundai也是差不多的狀況,柴油車熄火
http://goo.gl/TyEquW 不過其實也不只國產車這麼慘 進口車也好不到哪去 volvo 熄火
http://goo.gl/mgjIOY BMW生鏽
http://goo.gl/0zEe8z 類似的事件多到不行 相較之下lexus算是比較值得考慮的,至少沒有類似的狀況 因為只要出事,和泰也會處理,因為跟國外同規格,非得處理不可
※ 引述《DoraeCookie (哆啦餅)》之銘言: : 一個連日本政府都拒絕使用的車,你想下場能有多好 : 三菱的問題不是在於車的品質好壞,而是在於誠信問題 : 敢隱瞞車輛重大瑕疵長達23年的車廠,你還敢開他們家的車嗎? : http://0rz.tw/JNR86 : 長期隱藏產品缺陷 三菱汽車的悲劇才開演 : 曾經是日本最頂尖的「三菱汽車」因為刻意隱瞞汽車的缺陷而使「三菱」的名聲墜地,該 : 公司的股票從每股兩百多點,從六月中旬到七月底短短一個多月內降到兩位數字的九十點 : ,七月份的汽車銷售率掉了六成以上,雖然三菱汽車集團的母體三菱重工等將對三菱汽車 : 支援五千四百六十億日圓。 : 但是這對於將要在全球召回約五十幾萬輛缺陷車,而且將要支付來自全球的索賠,最主要 : 是三菱汽車的信用掃地,要再生已經近乎不可能,所以許多專家甚至建議三菱汽車乾脆將 : 公司清算結束算了,而且應該回收的車種是更多的,現在開三菱車的人心裡都很毛,三菱 : 應該回收所有的車才對,否則等於滿街都是會跑的兇器,大家現在看到三菱車都想閃,三 : 菱的悲劇從現在才開始。 : 三菱汽車是僅次於豐田、日產、本田的日本第四大的汽車公司,而且一度也曾經有要追趕 : 上本田的氣勢,加上母體三菱重工是生產戰車以及國防武器的名企業,因此許多日本人都 : 相信三菱汽車因為都擁有生產戰車的技術,所以一定是最頑強、耐用,尤其是像三菱出的 : Pajero運動休旅車非常有人氣,但是現在連Pajero也都發現有缺陷,也都在回收召修之列 : ,缺陷包括引擎、後車軸零件、保險桿和信號顯示器等。 : 多年來隱瞞產品缺陷三菱汽車在六月三日宣布自己在一九九○年代未回收十六萬三千七百 : 零七輛缺陷車和通知日本運輸省(現在的國土交通省),且接連蓄意遮掩醜聞,六月四日 : 又宣布要召修全球從九八年生產的缺陷車三十四萬七千輛;事實上在三菱汽車自己承認錯 : 誤而公開道歉之前,三菱汽車故障事件已經鬧了許多年,但是該公司計畫地遮掩此事,所 : 以反而讓問題不斷擴大,日本全國各地因三菱車故障而且喪生或車輛全部燒毀事件相繼發 : 生,已經到了完全無法收拾的狀態;因為三菱蓄意隱藏真相,未能爭取到最大股東戴姆勒 : 克萊斯勒公司同意進一步提供財務支援,雖然戴姆勒公司表示不會拋售手頭擁有的三菱汽 : 車股票,但也不再增資,股市觀察家都認為戴姆勒形同撤退,所以隨時拋售也不奇怪,所 : 以三菱股票回升不易。 : 三菱汽車在二○○○年時跟戴姆勒公司合作,戴姆勒基本上是獵人心態,當時祇是為了想 : 要奪取日本市場而已,兩者的合作在二○○二年時曾經獲得V字型的復甦效果,不過去年 : 兩者合作在北美擴大營業的事業失敗,所以大概有七百二十億的赤字,現在最大股東的戴 : 姆勒都不打算支援,所以情況相當悲慘,三菱集團是所以不得不支援三菱汽車,是擔心三 : 菱汽車集團一角崩潰,會導致整個三菱王國瓦解,影響無法估計,三菱本身是在明治九年 : 創業的老鋪,至今已經有一百三十幾年歷史的集團,不過各界都認為三菱汽車的問題已經 : 不是該集團自己的支援所能解決以及順利重建的,連內部員工也都信心動搖,三菱汽車四 : 萬五千名員工已經面臨要遭大舉裁員的命運,人人自危,大家都在算自己可以領到多少退 : 職金。 : 三菱問題沉痾已久,從一九七七年開始便一直遮掩缺陷,三菱集團雖然有一百三十多年歷 : 史,但在一九六○年創立的三菱汽車歷史很短,所以該公司的歷史幾乎等於是遮掩缺陷的 : 歷史,長年來不斷隱瞞顧客的抱怨而堅持不肯召修;這次將三菱汽車逼向死胡同的已經是 : 有關召修問題的第二波,第一波是在二○○○年便已經爆發過一次了,但是三菱並沒有學 : 乖,繼續遮掩,漏洞越補越大。 : 二○○○年六月中旬三菱內部有人去向運輸省告發,運輸省到三菱檢查,三菱才提出一項 : 曾經召修五十三萬輛車的報告,三菱一直沒有向政府申報的事實爆發後,此一召修數字竟 : 追加到六十二萬輛,顯示三菱係經常性地隱蔽車輛缺陷問題因為違法而遭日本警方強制搜 : 查,又發現有其他的召修事件沒有報告,當時的社長河添克彥因此辭職,三菱汽車也因為 : 不實報告遭判處罰金四百萬日圓,三菱在二○○○年因此造成了史上最惡劣的七百五十六 : 億日圓的赤字,和戴姆勒的合資談判正好在此時舉行,所以三菱很吃虧,自覺訂了喪權辱 : 國的合約;一九七七年至二○○○年,公司隱瞞的質量問題涉及二十一個品種八十一萬輛 : 車,二○○一年因質量問題被召回的各類汽車多達七十六萬輛。 : 長期隱藏產品缺陷 三菱汽車的悲劇才開演態度傲慢引發企業危機三菱為何長期隱蔽,是 : 三菱對於自家的技術品質過度自信所造成的,三菱方面對於故障而上門控訴的顧客都非常 : 傲慢地說「我們是已經開發汽車幾十年的專家」,尤其三菱重工是開發二次大戰初期讓美 : 軍畏懼的零戰戰鬥機,而且自稱為「機器百貨公司」,認為自己是支撐日本軍的「三菱飛 : 行隊」,這種傲慢成為隱藏缺陷的遠因,另外的原因是大規模裁員而導致無力對應客戶的 : 控訴,三菱當時因為日本泡沫崩潰,加上IT技術引起物流革命,三菱專門的卡車的需要 : 大為縮小,最盛期是十六萬,但是現在則為七、八萬輛等。 : 不過汽車產品是有重大的社會責任的,所以不論任何理由是不能隱藏自己產品的缺陷,事 : 實上在第一波時,二○○○年九月也曾經因為三菱車故障而有人喪生;第二波則是二○○ : 二年連續出現兩次重大事故:一次是一月時在橫濱三菱重型拖車的車輪飛離,把便道上的 : 母子三人砸成一死兩傷,以及十月三菱卡車離合器失靈,三十九歲的司機因卡車失控撞上 : 公路隔音牆死亡,惡劣的是三菱不承認責任,拒絕賠償死傷者,最後在法律與輿論壓力下 : 才不得不有所表示,現在的國土交通省因此開始調查,才發現三菱長年都將內部文件分類 : ,給國土交通省的是另一套編號的,以便矇混過關,三菱的聲譽再度一落千丈,三菱的高 : 層有七人遭逮捕,一九七七年至二○○○年。 : 現在日本的公用車輛如警車、卡車等都先行排除使用三菱汽車,尤其是東京都反應最快; : 事實上在今年五、六月日本各地依然相繼發生三菱車故障而燒毀的事件,中古車沒有人要 : ,要換車時折算價是一文不值的日圓,所以今年六月底的股東大會,許多股東也都認為三 : 菱要重建相當困難,前途昏暗,所以三菱集團可能到時候要面臨新抉擇。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3.138.59.83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Five Filters recommends: 'You Say What You Like, Because They Like What You Say' - http://www.medialens.org/index.php/alerts/alert-archive/alerts-2013/731-you-say-what-you-like-because-they-like-what-you-say.html